敬愛的張神父、各位可敬的家長阿公阿媽、各位同仁、各位同學:
大家平安!
校長的年紀越來越大,我發現自己越來越感性,今天這份感性來自現場這麼多家長的愛心參與和內心澎湃洶湧的感動:
感動我們有這麼多家長這麼關心孩子!
感動我們有這麼多老師願意陪伴各位同學成長!
感動為了今天的活動,我們輔導室、宗輔室的老師和各位導師這麼盡心盡力策畫,從10月中旬的成長營拉開序幕,到今天的加冠禮,甚至到今天中午的會場佈置許多同仁都親自來幫忙,總務處全力支援,心蓉組長更是全程參與!
各位同學:這一切的付出都沒人看到,但卻不會白白浪費,因為會場的精心佈置、家人蒞臨參與、老師們的投入、手冊印製…等等都可以感受得到。
從我們出生帶給家人的喜悅、到會叫阿公阿媽爸爸媽媽帶給家人的欣喜、到會爬會坐會站會走路…一直到上學,幼稚園到國小,都家人帶來無比的滿足與快樂,那時最期盼爸媽說:我們出去吧!一聽到這話,我們都高興的雀躍不止,哪怕是去阿伯阿姨家,一樣高興!
上了國中,當爸媽說:我們出去吧!我們高興不起來,因為心裡面開始滴咕:無聊透頂!甚至直接明白講:我不去!緊張的空氣隨時瀰漫在家裡…
上了高中,情況有沒有改善?還是一樣緊張?或是已經舒緩下來?
看看今天,我相信家長不管是否親自到場,他們的內心想法都是一樣,在這特別的日子裡,用他們滿滿的祝福、告訴各位同學:「孩子,我愛你!」這不令人感動嗎?
在感動之餘,我要提醒各位同學:要懂得感恩!
在成年以前,父母師長為我們所做的都讓我們感動,但是光感動是不夠的,我們要進一步懂得感恩、懂得回報!
很多人都會和我分享:我們這一代最苦,上要孝順父母、下要教養孩子,等到我們年老時,孩子可能在天涯海角上班,可能忙到連孩子都不想生,所以我不敢指望我的孩子能像現在一樣的奉養我們。我都會笑笑的告訴他們:「心想事成,不能如悲觀,我們教育出來的孩子會像我們孝順父母一樣的孝順我們,因為我們是最好的榜樣,孩子們天天在看、時時在學,他們會很孝順的!」
各位同學,等爸爸媽媽到校長這種年紀時,我們年紀大的人吃不了多少食物,因為牙齒不好,越來越不喜歡、也咬不動肉乾、牛排,山珍海味、大吃大喝會擔心身體不能負荷,我們需要的其實很簡單--粗茶淡飯就很好了,我們老人家吃得很經濟。
年紀大應酬少,光鮮亮麗的套裝用不著,平時穿著也不用追流行,一件家居服可以穿許多年,反正不像你們還會長大,我們不要「老倒縮」就感謝天主了,所以衣著簡單,保暖就好—我們老人家穿得很經濟。
因為反應較慢,看到繁忙的交通就緊張,不想成天往外跑,尤其山明水秀的地方都要靠兩隻腳走路,那簡直要我們的命;開車壓力大,搭公車不用錢--即使要出門也很方便--我們老人家行的部份很經濟。
住的不需豪門宅第,反正就是行動遲緩,千萬不要讓我們住頂樓神明廳後面,光爬樓梯就會要老命,空間太大對我們反而是一種負擔,除非有電梯+電動輪椅,我們老人家住得很經濟。
所以到我這種年紀,吃稀飯配醬菜、不用年年買新衣、幾乎都宅在家裡、住的就一樓的小空間最滿意,我們很容易滿足的!
你們會不會反應:直接送到老人回收場—教養院就好了!不錯,教養院裡什麼都有,但心靈的孤單會不斷啃食我們的老根,讓我們不再神采飛揚!德蕾莎姆姆曾說過:「真正的貧窮不是沒得吃、沒得穿、沒得住,而是不被需要、不被關心、沒有愛。」不要以為我們老了就沒有需求、沒有渴望,我們老了最需要親情的滋潤、我們最需要愛,能天天看到你們、和你們生活在一起是我們最大的期盼!不管你們將來經濟能力如何,能將父母奉養在身邊才是最大的幸福!才是父母最大的快樂!
所以校長要提醒各位同學要懂得感恩!懂得回報父母恩!不要將父母的心拒於千里之外!
成年和未成年最大的差別在負責任,過去未成年時爸媽師長可以幫我們負擔部分責任,現在已成年就要為自己負責,而感動和感恩就是同學負責任的開始,不管是學業上、生活上、家庭上、將來進入的職場上都一樣,不求回報、肯負責、懂感恩的行為才是成功之本、才是幸福快樂的源頭。
恭喜大家成年了!
願上天祝福我們!